名字 |
打草惊蛇
|
---|---|
拼音 | dǎ cǎo jīng shé |
成语解释 |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。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 |
成语出处 | 宋·郑文宝《南唐近事》:“王鲁为当涂宰,颇以资产为务,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。鲁乃判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 |
引证解释 | 喻惩彼戒此。语本宋郑文宝《南唐近事》:“王鲁为当涂宰,颇以资产为务,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,鲁乃判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虵惊。’为好事者口实焉。”《里语证实·打草惊蛇》引《续常谈》作“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”。注云:“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,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。”后用以喻作事泄密而惊动对方。元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谁更敢倒凤颠鸞,撩蜂剔蝎,打草惊蛇,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。”马烽西戎《吕梁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老武赶紧告诉大家,事情要慢慢干,不要性急,走漏了风声,打草惊蛇,就会坏了大事。”亦作“打草蛇惊”。《景德传灯录·省念禅师》:“问:‘四众围观,师説何法?’师曰:‘打草蛇惊。’”宋朱熹《答黄仁卿书》:“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,打草蛇惊,亦不敢放手做事耳。” |
同义词 | 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|
反义词 | 欲擒故纵引蛇出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