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 |
朝三暮四
|
---|---|
拼音 | zhāo sān mù sì |
成语解释 |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。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,反复无常。 |
成语出处 | 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众狙皆怒。曰:‘然则朝四而暮三。’众狙皆悦。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,亦因是也。” |
引证解释 | 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众狙皆怒。曰:‘然则朝四而暮三。’众狙皆悦。”本谓只变名目,不变实质以欺人。后以喻变化多端或反覆无常。《旧唐书·皇甫鎛传》:“直以性惟狡诈,言不诚实,朝三暮四,天下共知,惟能上惑圣聪,足见奸邪之极。”宋司马光《乞罢免役钱状》:“夫差役出於民,钱亦出於民。今使民出钱雇役,何异割鼻饲口?朝三暮四,於民何所利哉!”元乔吉《山坡羊·冬日写怀》曲:“朝三暮四,昨非今是,痴儿不解荣枯事。”《明史·左鼎传》:“倘忽不加务,任掊克聚敛之臣行朝三暮四之术,民力已尽而徵发无已,民财已竭而赋敛日增。苟紓目前之急,不恤意外之虞,臣窃惧焉。”《新华文摘》1983年第8期:“他对同志对朋友坦白诚恳,平等相待,从不疾言厉色,仗势欺人,从不朝三暮四说了话不算数。” |
同义词 | 朝秦暮楚喜新厌旧反复无常出尔反尔朝令夕改见异思迁 |
反义词 | 始终不渝自始至终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|